close

   ■ 徐達內.com
   新華社昨晚報道,習近平17日至18日在河南省蘭考縣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外接式硬碟踐活動時強調,大力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繼續推動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實效。
  見賢思齊
   根據中央統一安排,中央政治局常委在第ssd固態硬碟價格二批教育實踐活動中分別聯繫一個縣,習近平聯繫蘭考縣。
   在前天的微博報道中,@新華視點比新華社電稿作出了更加細緻的描述。“一下車,他就直接來到焦裕祿同志紀念館”,並且強調“我也是來學習的”:“時隔5年再來蘭考,再看紀念館和事seo跡展,仍很感動、很受教育……雖然焦裕祿離開我們50年了,但焦裕祿精神是永恆的。焦裕祿精神和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一樣,體現了共產黨人精神和黨的宗旨,要大力弘揚。只要我們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只要我們還是共產黨,這種精神就要傳遞下去。黨中央號召全黨繼續學習焦裕祿精神。”
   坐在那幅焦裕代償祿標準像下方,習近平和蘭考縣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培訓班學員座談,“他說,學習焦裕祿時我上初中,當時政治課老師讀報,讀著讀著便哽咽了,聽著聽著我們也流淚了。焦裕祿精神影響了一代人。很多東西存在的時間是短暫的,但就是這短暫的一刻化為了永恆。”
   昨天,@新華視點繼續更新報道,稱習近平“總是把焦裕祿作為榜樣”:“總書記說,我們50年代出生的這代人都深受焦裕祿精神的影響,是在焦裕祿事跡教育下成長的。我後來無論是上山下鄉、上大學和參軍入伍,特別是後來當縣委書記、市委書記,一直有焦裕祿的影子伴隨。見賢思齊,總是把他作為一個榜樣,對照自己……在焦裕祿同志紀念館,儘管看的聽的都比較辦公室出租熟悉,但是我還是想多看一看、多聽一聽,每一個實物、每一個故事都能引起我的心靈共鳴。住在焦裕祿幹部學院,出門就能看見焦裕祿種的泡桐,睹物思人,感慨良多。”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痕跡。習近平生於1953年,大致在他上小學初中期間,焦裕祿開始被譽為“黨的好幹部”、“人民的好公僕”。這位1962年上任蘭考的縣委書記,帶領全縣人民封沙、治水、改地,因患肝癌而在1964年病逝。1966年2月7日,《人民日報》發表長篇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同時刊登社論《向毛澤東同志的好學生——焦裕祿同志學習》,隨後在全國掀起學習焦裕祿的熱潮。
   1990年曾經興起又一輪學習號召。當年5月10日,《人民日報》再度發表社論《領導幹部要學焦裕祿》,新華社則於7月8日由社長穆青領銜署名發表長篇通訊《人民呼喚焦裕祿》。
  也就是在1990年,已經調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在7月16日的《福州晚報》頭版發表詞作《念奴嬌·追思焦裕祿》:“魂飛萬里,盼歸來,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誰不愛好官?把淚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氣!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膽長如洗。路漫漫其修遠矣,兩袖清風來去。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綠我涓滴,會它千頃澄碧。”
  根據@新華視點報道,習近平在昨天的蘭考縣彙報會上朗誦了這首自己當年讀了《人民呼喚焦裕祿》後填寫的《念奴嬌》,並稱“這首詞直抒了我的胸臆”。
  的確,正如新華社所說,“長期以來,習近平在不同領導崗位上始終強調學習和弘揚焦裕祿精神”。升任政治局常委後,習近平曾於2009年4月到蘭考參觀焦裕祿事跡展,並種下一棵泡桐;2012年4月,他又在蘭考縣委《蘭考縣工作情況彙報》上作出批示,要求大力弘揚焦裕祿精神。
  主題契合
  昨晚,在以首頁頭條規格刊發這條消息時,人民網和新華網均以“教育實踐活動的主題與焦裕祿精神是高度契合的”為標題,同樣源自領袖指示:“要把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作為一條紅線貫穿活動始終,做到深學、細照、篤行。要特別學習弘揚焦裕祿同志‘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僕情懷,凡事探求就里、‘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的求實作風,‘敢教日月換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的奮鬥精神,艱苦朴素、廉潔奉公、‘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要組織黨員、幹部把焦裕祿精神作為一面鏡子,從裡到外、從上到下反覆照一照自己,深入查擺自己在思想境界、素質能力、作風形象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努力向焦裕祿同志看齊,從今天做起,從眼前做起,從小事做起,像焦裕祿同志那樣對待群眾、對待組織、對待事業、對待同志、對待親屬、對待自己,像焦裕祿同志那樣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努力做焦裕祿式的好黨員、好幹部。”
  從兩周前起,河南日報幾乎日日皆有以焦裕祿精神為關鍵詞的預熱文章,在習近平昨日抵達之晨,更達規格頂峰。在占據了大半個頭版的《焦裕祿精神光耀中原——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以來全省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紀實》中,也將話題引向了 “四風”問題:“一些黨員幹部有重形式不重內容、重現象不重本質、重口號不重行動的形式主義問題,搞文山會海、走過場、做‘盆景’、假大空;一些幹部愛當老好人,信奉多栽花、少栽刺的庸俗哲學,做得過且過的‘太平官’,因循守舊的‘平庸官’,逃避責任的‘圓滑官’;還有一些人大手大腳,鋪張浪費,耍特權,搞特殊,甚至滑向腐敗犯罪的深淵。歸根到底,是這些黨員幹部迷失了方向,是群眾觀點丟掉了,群眾立場站歪了,群眾路線走偏了,群眾工作方法不對頭。”
  在新華社昨天播發的稿件中,習近平重申“要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武器,有一點‘辣味’,讓每個黨員幹部都能紅紅臉、出出汗”:“一是正確認識和處理人際關係,做到既有人情味又按原則辦,特別是當個人感情同黨性原則、私人關係同人民利益相抵觸時,必須毫不猶豫站穩黨性立場,堅定不移維護人民利益。二是下決心減少應酬,保持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多學習充電、消化政策,多下基層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情況,多系統思考和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自覺遠離那些庸俗的東西。三是實實在在做人做事,做到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堂堂正正、光明磊落,敢於擔當責任,勇於直面矛盾,善於解決問題,不搞‘假大空’。四是對一切腐蝕誘惑保持高度警惕,慎獨慎初慎微,做到防微杜漸。”
  雪中送炭
  其實,習近平在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中選擇的聯繫省,也與青春記憶密切相關。1982年至1985年,他在河北正定擔任縣委副書記,而後升為書記。
  雖說昔日縣委副書記如今已是一國元首,但習近平始終保持著對基層治理的關切。
  2008年11月,時任國家副主席的他曾出席中央黨校縣委書記培訓班開班式,強調縣委書記擔子重責任大,並提出“勤於學習、善於學習”等四點要求。2009年,他還給一位離開縣委書記崗位18年的山東壽光原縣委書記王伯祥回信,談起對所收書稿《大地為鑒》的讀後感,“很高興很欣慰,也很受教育”,此後更贊揚王伯祥的先進事跡是加強縣委書記隊伍建設的生動教材。
  出任總書記後,習近平又借考察河南南陽內鄉縣衙三堂門之機,給市、縣委書記們念了康熙十九年(1680年)內鄉縣知縣高以永撰寫的一副對聯:“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飯,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他說,對聯以淺顯的語言揭示了官民關係。封建時代官吏尚有這樣的認識,今天我們共產黨人應該比這個境界高得多。
  習近平心中的基層黨員境界也就是以焦裕祿為標桿。
  根據新華社描述,習近平在與蘭考縣部分鄉村幹部學員進行座談時,語重心長地說,“鄉村處在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末端,是我們黨執政大廈的地基,在座各位可以說是這個地基中的鋼筋,位子不高但責任很大。現在,農村發展和管理對基層幹部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家要多思考如何把基層幹部當好。習近平指出,焦裕祿同志在蘭考工作只有一年多,但在群眾心中鑄就了一座永恆的豐碑。大家來這裡學習,要深入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焦裕祿同志給我們留下了那麼多,我們能為後人留下些什麼?習近平希望廣大基層幹部認真組織並帶頭參加好教育實踐活動,推動鄉村工作上臺階。”
  近年來,有關整飭基層吏治的呼聲日漲,對一些城鄉民眾來說,“蒼蠅”甚至比“老虎”帶來的困擾更加不堪忍受。但與此同時,基層公務員亦頻傳叫苦之聲,尤其是在“八項規定”推行之後,屢有抱怨見諸媒體。如何在兩者之間尋求突破,自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題中應有之意。
  早在去年5月,人民日報即曾連續發表多篇以“如何看待基層幹部”為主題的系列報道,在讓更多的人瞭解了基層幹部的苦辣酸甜後,呼籲“不能遺忘基層幹部”:“提及‘眼睛向下’,許多人理解為常下基層走訪調研、多深入群眾瞭解民情。其實,基層幹部本身也是‘基層’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大基層幹部身處執政一線,直接面對群眾、直接面對訴求、直接面對矛盾,起著上情下達、下情上遞的關鍵作用。多瞭解他們的現狀、多傾聽他們的心聲、多關切他們的煩惱,也是‘眼睛向下’的應有體現。‘上面千條線,底下一根針’。基層是黨的執政基礎所系、工作重心所在,也是創新的源頭,基層幹部蘊藏著豐富的執政智慧。關註這一群體的同時,也應健全制度,問政於基層幹部、問需於基層幹部、問計於基層幹部。如此,中央的政策才能更好地落地生根,更好地造福於民。”
  恰在昨天,人民日報又有類似動作,頭版頭條所刊正是《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基層》。報道是由該報分赴山西長治市郊區、安徽肥東縣、江西東鄉縣、河南許昌縣、海南萬寧市掛職副書記的記者編輯,講述了一年裡實打實地任“縣官”後的感受:在權利意識高漲、利益多元博弈的今天,處在各種矛盾的中心地帶,處於與群眾直接接觸並解決問題的工作前沿,處於社會各方面關註的焦點之下,基層幹部“群眾工作越來越難做”的壓力,我們感同身受。他們“事不避難、敢於擔當”的勇毅,令人感佩。“主政一鄉、一縣,關乎幾萬、幾十萬百姓福祉,把這份崗位責任盡到了,人生抱負也就實現了。”他們袒露的心跡、“官念”,讓我們深刻理解了他們為什麼在知難而不畏難的忙碌中幹得有滋有味。
  “理解和支持比什麼都重要”,人民日報以此為基層幹部尋求支持:沉潛越深,感知微觀中國越深,我們對基層幹部印象就越真實。記不住有多少基層幹部與我們徹夜長談,但我們記住了他們對正在開展的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的思考和期待:“聚焦‘四風’,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向問題叫板,讓群眾叫好。”記住了他們學習習總書記全國組織工作會講話後的振奮之情:“對廣大基層幹部要充分理解、充分信任,格外關心、格外愛護,多為他們辦一些雪中送炭的事情。”
  從目前傳遞出的信號來看,對基層幹部的其中一項“雪中送炭”應該是漲工資。
  雖說有關公務員漲工資的話題,一經提起,便會在互聯網上遭遇滿屏反對者,但隨著湖南冷水江官員“超低”工資單意外泄露等事件發生,輿論中確有“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呼聲。
  今年兩會期間,京華時報更傳遞出“中央已責成有關部門調研給公務員漲工資”的消息:“全國政協委員、國家公務員局黨組書記兼副局長楊士秋接受採訪時表示,基層公務員非常辛苦,他們處在第一線,同時由於職級層次決定其收入也比較低。中央對此高度重視,責成有關部門進行調查研究。目前正在全國進行公務員職務職級並行的試點,試點成熟後可能會全面推開。楊士秋表示,我國公務員職務工資從2006年以來一直沒有上漲,解決工資上漲問題有著迫切需求。”
  “毫不含糊地講,我認為應該為公務員漲工資。”楊士秋說,不解決這些問題,基層工作肯定受影響,對此,社會各界應該達成共識。楊士秋呼籲民眾,應客觀理性看待公務員漲工資的問題,不能把少數腐敗看成整個公務員隊伍的腐敗。另外,部分公務員存在灰色收入,但這也不能把該現象與整個公務員隊伍特別是基層公務員隊伍收入低混談。灰色收入應通過一系列措施解決,但公務員收入低的問題也要解決。
  (原標題:追思焦裕祿: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痕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a60raoq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